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8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刘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不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还练习的方式,都给我了较多的启示。
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模型,并让学生认识到,同数连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刘老师充分挖掘的课本的情景导图,从图中引出本节的数学知识内容,一方面锻炼学生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设计上为后面引出乘法做了充分的铺垫。
2、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会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读乘法算式。难点是由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的方法。
那么,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刘老师不断重复连加的特点,反复让学生数加数的个数,采取逐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情境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征出来”。突出强调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一是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到底有什么联系?即如何去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初步领会乘法的意义)二是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深入领会乘法的意义——只有相同的数连加才能写成加法的简便计算形式,即乘法算式)。
刘老师一次次在数中提示学生的一个作用是防止学生在书写乘法算式中避免写错乘数,另一个作用就是让学生反复巩固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如何得来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微之处讲的非常到位。
3、整堂课的设计安排比较合理,层次清晰,设计体现学生逐层深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规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出重点知识,教学策略应用相对熟练,很自然的从加法过渡到乘法,乘法的书写、意义和演练、提升训练,每个衔接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中处理学生的问题及时到位,遇到学生不会的又返回头从加法中寻找,一直围绕着主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4、注重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数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怎样发展其思维?在哪里发展思维?在哪里培养思维能力?课中给了我们很多答案。老师在提问后,比较关注学生的答案,如一个学生答到了3+3还可以写成2×3,老师赶紧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6个3相加学生说可以写成6×3,老师认真问到了:“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可以写成这个样子?”等等。我认为,只有学生将自己对新知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了,才说明他是真正的对所学知识理解透了,否则就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就是不知不解。老师对这个细节的重视,也是关注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愿望之一。
5、练习上也不断出花样,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反复训练和做题,从小组中的进行比赛演练,活跃气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实际操作练习,动手做一做,从做中学,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算式的意义,练习创新能力。
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1、对于回答错的学生可以多说说为什么,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后再让他说说看,充分发挥开始时反复强调的方法,改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掌握本课的内容。
2、在乘法算式中老师可以举一些相同结果的式子,如3个4相加是3×4=12,而4个3相加是4×3=12,两个意义是不同的,可以让学生对比体会,从而再起强调的本课的重点,了解到两个乘数的意义,或者给出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编一编这个算式代表的意义和问题,反过来考学生。
3、动手操作更应重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课中教师虽讲明了要求后再做,这是对动手有效性的关注,值得我们去借鉴。但你的要求中唯一缺少就是“摆后想一想怎样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这一数学问题。好像使操作活动显得有些多余,价值有些欠佳。
4、“相同数连加”这一重要条件在改写成乘法算式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得不够,也就是加法算式到底与乘法算式之间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尚不明确。教师刚好做了一件本末倒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 说教材 《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节新课,通过前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三节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认识除法的,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二、 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
1、使学生从“分香蕉”的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小棒20根、投影仪、课件等。
三、 说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动投入地学习。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两点
1、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初步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课前了解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一点,但有不全面,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所以在教学除法算式的意义、读法等,我决定大胆放手让学生来说出新课的内容,教师只是适当的指导、点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师:你们瞧,这两只小猴皱着眉头正在发愁呢!猜猜它们是为什么事发愁?(学生自由猜一下)对啊,它们正在为分面前的香蕉发愁呢。猴哥哥和猴弟弟谁也不肯吃亏,想分的公平一些,你们说怎么分才好呢?(引出平均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动 ……此处隐藏11508个字……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 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探一探(猜方块)
(1)问1: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猜一猜这里有几块小方块?
小朋友们猜的对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演示)
问2:小朋友刚才我们是怎样数的?10个一是多少?
(教师板书: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
(2)问1:这是几个十?(用课件出示例一的图二)。
问2:这一次是怎么数的?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3)(用课件出示例一的图三)。
问:这次又是怎么数的?10个100是多少?(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提示:说完整。)
(4)小结:刚才我们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100是1000.小朋友们数数的方法可真多呀,那就让我们数一数吧!
2、数一数
(1)学生齐读题:一个一个地数,从188数到204
问1:189,接下去是多少?(表扬数出190的小朋友)
问2:190是怎么来的?(提醒:刚才是189,加上1,在哪一位上加1)
问3:个位原来是9,现在加上1是几?(个位滿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问1:199下面再数一个是多少?
问2:200是怎么来的?(表情感染学生)
问3:小朋友们数得真不错,向十位进1后又发生了什么?
(3)谁知道999添上1是多少?(师生一起说)
(4)小练习
刚才小朋友们把数数当中最难得问题都解决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练习1: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下一个数
99– ( )
189– ( )
299--( )
练习2:一个一个地数,数出前一个数
( ) –380
( ) –510
( ) –1000
(5)同桌合作
刚才小朋友们会数出一个数的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考考你的同桌吗?
反馈:问:你刚才出的数是什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表扬:这2个小朋友们啊,一个出得好,一个答得好。
(6)分组数数
看来啊,刚才同桌合作得不错,那我们男女来比赛吧!
女生:一个一个地数,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
男生:一个一个地数,从985数到1000。
(及时表扬)
3、读一读、写一写
(1)猜一猜
你们数得那么棒!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写一写1000以内的数吧!
刚才你们猜得那么准确,现在有那么多的小方块,谁来猜一猜?
(肢体语言、表情语言表达多了还是少了)
(2)问1:这些小方块啊,排列得很乱,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提醒下猜出了方块有多少块,如果把小方块这样排列,你能马上知道这里有多少小方块吗?
问2:你怎么能这么快就说出了这个数?
(板书:1个百,2个十,6个一)
对呀!1个百,2个十,6个一组成126.
(板书:组成126)
(3)问1:那如果把126放在计数器上,你会放吗?
问2:你为什么在百位放1个,十位放2个,个位放6个?
(4)刚才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没说,你们都会了,那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304
问1:这个数你会写吗?并且把读法也写在本子上?
问2:你为什么在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0,个位上写4呢?
(板书:3个百,4个一组成304。)
(6)580
(板书:5个百,8个一组成580。)
(7)问1:304,580这两个数都有0,304和580这两个数的“0”能不能省略?
对呀,就像这位小朋友坐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他的了,那如果他今天请假了,我们应不应该给他留位置?就像0,它起到占位作用。
(8)强化
240,403
(9)问1:这些数你会读吗?同桌之间读一读。
909 600 398 350
问2:谁来读一读第一个数?那谁来说说它的组成?
(10)问1:请小朋友们写在本子上,谁来说?
(题:5个百和3个十是( )。5个百和3个一是( )。)
问2:做了这两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练一练
练习纸:一、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2、300里面有( )个百,7个百是( )。
3、536里面有( )个百,( )个十,( )个一。
4、8个一、2个十、9个百合起来是( )。
二、填一填
(1)599的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
(2)9个十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
(3)一个三位数,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 8,2在十位上,这个数是( )。
5、玩一玩
(1)小朋友们学得那么棒,老师奖励你玩一玩。
这是一个打靶游戏,绿色代表1分,黄色代表10分,蓝色代表100分,红色代表1000分。
(2)问1:1号选手开始打靶了,你们看好,谁能快速说出他打了几分?
问2: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
表扬: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棒!
(板书:331)
(3)问:谁能快速说出2号选手得了几分?
(板书:520)
(4)问1:假如是你,你最喜欢射中那个部位?
问2:那现在这个数,你知道是多少吗?
表扬:你真棒,这是我们以后要学的知识,你都会了。
(5)刚才3位选手打出了3个分数, 谁赢了?
这就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小朋友们回去好好预习。
6、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 1 2 6 是由1个百、2个十和六个一组成。
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100。 3 0 4 是由3个百和四个一组成。
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1000。 5 80 是由5个百和8个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