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时间:2025-10-11 13:55:09
精选测量实习报告合集九篇

精选测量实习报告合集九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实习报告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5)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二、实习心得

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测量实习报告 篇2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是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轮廓。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量学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测量和建立国家控制网,提供地形测绘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所需要的基本控制;为空间科技和军事工作提供精确的坐标资料;做为技术手段参与对地球形状、大小、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各个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管理开发土地,建立工程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辅助设备安装,监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为工程竣工服务等。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这一任务是是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一)仪器的安置

1、在三角架安置稳妥之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前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角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二)仪器的使用

1、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搬弄或行人、车辆碰撞。

2、在打开物镜时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镜头,以免损坏镜头上的镀膜。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镜盖。

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4、制动螺旋应松紧适度,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5、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6、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教师 ……此处隐藏10126个字……学会如何使用GPS 分组 : 三人一组,自行分组,总共分成了12组,各组分别按照要求借好仪器。

2、仪器

全站仪2组1台,棱镜1个,脚架1个,对中杆1根,记号1瓶(或涂改液),GPS一个班一台

3、土地权属调查及准备工具

权属调查的实际工作流程为:利用GOOGLE地图作为地籍调查工作图,对黄家湖村进行地籍调查。预计时间:外业宗地权属调查1天。内业宗地草图绘制2晚。

准备工具:(1)涂改液(或记号笔) ()皮尺(2)地籍调查表&宗地(3)记录纸(记录丈量尺寸信息等)(4)每人调查本作业区一个宗地(不重复),主要调查土地坐落、地号、土地用途,人名等权属信息可模拟。

4、界址调查

每组应假定几个宗地界址点、线,并距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以便埋设不同的界址点,对界址点进行编号,老师会进行实地检查 界址点编号方法:在宗地编号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进行界址点编号

5、宗地草图绘制

按照老师上课所讲的的方法对宗地草图进行绘制

6、地籍控制测量

采用GPS进行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测量之前,用GPS布置控制点,再根据控制点支导线,方便于碎部的测量和观测

7、地籍图的野外测量

主要内容:

(1)宗地界址点测量,实测每个界址点

(2)房屋测绘

(3)地形测量

(4)其余地籍要素与地形要素的测量

8、内业地籍成图及所需使用的软件

(1)AUTOCAD、CASS7.0测量外业图绘制,宗地图绘制

(2)pdfFactory Pro 中文版(带注册机):虚拟打印机,用于生成PDF文件(图件利用虚拟打印机pdfFactory Pro 中文版输出为PDF格式,再进行打印)

(3)用Foxit PDF Reader打开PDF文件 。

9、土地面积量算

根据测量成果、计算各宗地土地面积。

10、成果验收:实地用全站仪及钢卷尺量距,不合格重测。

六、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为期两周的课外实习,我更加熟练的掌握的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而且还接触了GPS,并对GPS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懂得了GPS的操作和使用,测量的实践能力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关于测量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测量实习报告 篇9

一、实习目的

1、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5、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注记的方法。

6、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OM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RG图幅产品。

7、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8、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二、实习内容

1、数据准备

2、模型定向及生产核线影像

3、影响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4、生产DEM机正射影像的制作

5、DEM的拼接和影像的镶嵌

6、图廓整饰

7、产品数据格式输出

8、数字摄影测图

9、成果分析

三、实习步骤

(一)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

1.数据准备完善后,进入VIrtuoZo主界面,首先要新建一个测区,通过文件-打开测区,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名为hammer的测区,系统默认后缀名为blk,默认保存在系统盘下的Virlog文件夹里。这个blk文件其实只是个索引文件,它最终指向的是测区设置里面的测区主目录文件夹。建立好blk文件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设置测区”的对话框,我们按照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相应填写该对话框,填写好之后保存退出。

2.进入“设置-相机文件”,找到刚才在设置测区对话框中新建的相机检校文件,双击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相机参数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按钮,输入原始数据里面已有的cmr文件。

3.进入“设置-地面控制点”,可以逐点输入控制点文件,或者直接通过“输入”按钮,直接读取一个控制点文件。

4.原始影像的数据格式转换

单击Start ,将*.tif文件转换为*.vz文件, 并将*.vz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的images分目录中,单击Quit 退出。

(二)模型定向

1.创建模型,设置模型参数

打开Setup Image list对话框,分两条航带单击Add按钮分别添加按顺序添加两条航带上的六张像片,通过Moveup 、Movedown上下移动像片;单击Image_no按钮将index改为与航片号相同的数字;单击Triangulation——Imgelist——Interior orientation——do,

2.自动内定向

(1)框标近似定位成功,选择界面左窗口下的“save”按钮,如图

有自动或人工两种方式:

① 自动方式:选择“Autotic”按钮后,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小十字丝将自动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② 人工方式:若自动方式失败,则可选择“Manual”按钮,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再分别选择“up”、“down”、“left”、“right”按钮,微调小十字丝,使之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界面右上方的误差显示,当达到精度要求后,选择“save”按钮。左影像内定向完成后,程序读入右影像数据,对右影像进行内定向,具体操作同上

(2)找同名像点,每个模型找一对同名像点,

(3)联接点的提取,使用默认的参数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Tie—point Extraction——makeall,如图13,单击“是”——Auto-select ties,——单击“是”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定向结果窗中的误差显示

《精选测量实习报告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