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活动计划合集8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活动计划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计划 篇1我市中小学生志愿活动将使用统一名称(“小橘灯”志愿者)和标志(见附件)。
今年,全市“小橘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开展“洒扫应对在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把握“洒扫应对”基本内涵,结合养成教育基本要求,在校园内建立各种形式的“小橘灯”志愿服务社团、“小橘灯”志愿服务监督岗等,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同时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好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如“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六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七一?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十一?网上向国旗敬礼”。
二、开展“感恩回馈在家庭”志愿服务活动。以“感恩的心”为主题,开展孝敬父母长辈系列活动,并带着感恩的心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空巢老人家中开展“我为爷爷奶奶献爱心”等活动,走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
三、开展“义务奉献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与社会各爱心团队结盟,建立“亲子志愿家庭”,开展敬老、爱幼、助残、公益宣传和文化探访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善待山水在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四、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善待青山绿水的各类志愿服务行动。让中小学生了解z的山水人文、城市山林,让中小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用志愿服务爱护家乡的青山绿水。由中小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具体方案,组织小橘灯志愿者开展公共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树护绿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附件:“小橘灯”的标志及释义
根据“小橘灯志愿者”的名称含义,标志将“小橘灯”的造型与志愿者英文字首“V”、“心”形、火苗、蜡烛和一张笑脸有机结合,组合成“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小橘灯志愿者标志。其中:橘子的造型与心形相近,既突出名称的特定内涵,又体现传递爱心的宗旨。橘子挖空留白处,似一张笑脸,稚气而纯洁,表现出小志愿者自愿、快乐的心情;似一根蜡烛,微小却实用,显示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传承慈善文化的心愿。
活动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为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我校师生文明素养,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我校“讲文明树新风”作出新的努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主题
讲文明 树新风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冯登仑
副组长:姬林生
成 员:东生 卢世江 唐晓波 陈明硕 赵丰品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部署
第一阶段:9月12~20日,部署主题活动,明确工作责任,广泛发动师生,形成具体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9月21日~11月10日,围绕主要任务有序开展活动,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阶段:11月11~31日,总结活动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对各类活动实施情况和有关专项整治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召开格尔木市第十中学德育及常规管理现场会。
五、主要任务
1.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格尔木市第十中学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开展下列活动:
⑴召开全校“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组织主题教育现场观摩。
⑵举办格尔木市第十中学“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
⑶组织“感受家乡情,回报养育恩”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市情教育。
⑷开展我为祖国服务活动。学校制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要求利用暑期访问一位“五老”或创业带头人,弘扬志愿精神,为社会、为社区做好事见行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计入成长记录袋。
⑸组织参加“我爱我的祖国”知识竞赛。
⑹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征文评比。 ⑺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团队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⑻向国旗敬礼,组织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评比活动。
⑼组织观看视频影像。一是组织收看国庆专题节目;二是开展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校园活动。
2.开展“三礼”(学礼仪,知礼节,讲礼貌)教育实践活动。
“三礼”教育建议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校园礼仪,组织文明用语讨论,规范学生校内言行举止;第二阶段,学习家庭礼仪,使学生在家里讲礼貌,学会独立生活;第三阶段,学习公共场所社交礼仪,学会举止文明;第四阶段,学习文明上网,优化网络环境,净化荧屏声频,自觉抵制网络毒害;第五阶段,“三礼”教育进家庭、进社区,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组织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
以“扫一屋,扫天下”为主题,落实全校449名师生新学期个人家庭、办公室、教室卫生、公共区域卫生责任包干,动员并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与结对共建社区的环境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
4.开展各类创建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9月1日起各校继续利用宣传橱窗、墙报、校园广播等各种媒体,通过召开晨会、班会,举办知识竞赛以及收看《我的城市我的家》创建专题宣传教育片、制作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广泛开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健康知识专题教育等活动,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建卫生城市的重要意义、创建标准和相关要求。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成立主题活动领导小组,根据本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精心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2.明确职责,统筹推进。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任务明确、要求明确、责任明确、时点明确,确保活动效果实在、有益。
3.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立体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提高我校师生的参与度,大力营造热烈、喜庆的校园文明氛围。
4.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学校政教处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德育功能,兼顾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做好经验总结、资料存档与管理。
活动计划 篇3一、前言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懂得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懂得去孝敬父母,我们懂得去尊敬师长。懂得去关心, ……此处隐藏2133个字……初一、初三年级利用班会课进行教育宣传,组织观看二十四孝故事,结合精选学生记录的亲情故事,进行交流畅谈;初二年级召开一次“孝亲敬老”或“感恩祖国,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初二年级班会课将组织评比。
第二阶段:觉悟感恩
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完成亲情家庭作业,为学生创造表达感恩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1.组织学生志愿者慰问社区孤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修剪指甲、读报、表演节目、赠送小礼物等。
2.背诵并力行弟子规,每周背诵一段,10月14日前背出第一、二段:入则孝,出则悌。
3.完成亲情作业
①为父母泡一杯茶,送一句温馨的祝福;向长辈深鞠一躬,说一句“感恩的话”;
②给父母长辈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次脚;
③记住父母(爷爷奶奶)的生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
④给父母(爷爷奶奶)写一封主题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们辛苦了”
的家信;
⑤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家里的长辈;
⑥每天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第三阶段:感悟报恩
1.每位同学写一则“感恩”日记,记录“孝亲敬老”活动的实际过程和感受,也可写自己所要感谢的人。每班不少于5篇在10月14前日投稿到德育办评比。
2.向家长作“知恩报恩”承诺:
①背出弟子规,努力践行弟子规。敬听父母长辈教诲,不顶撞长辈,不做让长辈担心的事;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文明有礼,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②将每个双休日、节假日等定为“孝敬日”,与长辈沟通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情况,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③每逢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爷爷奶奶)生日、自己生日,给长辈赠送一份小礼物。
活动计划 篇7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1
2
3
4
5
活动计划 篇8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活动为基础,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县发展特色教育和发现特殊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各类有益的主题活动
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教育局下属的校外教育机构,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1、以文体艺术活动为载体,积极为我县青少年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
本学期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丽康源”杯·辉煌中国·20xx芜湖县青少年书画、征文评选活动;乒乓球、围棋、象棋等文体比赛;积极组织参加市青少年文艺汇展等活动等。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这些活动当中,满足未成年人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使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提高文化、体育、艺术素养,在活动的展示交流中增强自信,提高综合素质。
2、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组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实施科普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确立科学的思想。在培养他们广泛的科技兴趣并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开拓创新、动手动脑的能力。科技教育的实施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有着极其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青少年活动中心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县教研室合作组织县青年教师参加市科普技能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市“爱祖国、爱海疆”征文演讲比赛,开展鸡蛋跳高比赛、航空及车辆模型竞赛、科技夏令营等活动,以激发广大师生的科学兴趣、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精神、训练科学思维,锻炼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品格,切实提高校外科普教育质量。
三、组织各个专业的培训工作
以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部装修竣工为契机,面向全县广大未成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培训,积极邀请我市名师加盟中心共同创业,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好logo语言培训工作
为落实我县《关于大力推进全县中小学生信息学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造就我县信息学优秀人才。依据《芜湖县中小学生信息学教育实施方案》,从20xx年11月中旬面向城关学校开设logo语言初级班(试办),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并完善好这项工作。从20xx年5月开始,面向全县四年级升五年级的学生开展此类培训工作,并在暑假期间把培训地点从实验学校移到青少年活动中心。
2、继续加强文体、艺术素养培训工作
芜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我县唯一面向广大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体、艺术培训基地。本学期装修后,为丰富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提高艺术素养,活动中心将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为基础,根据学校及学生的需求开展各类文体、艺术、科技等培训。结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各校把校外实践活动排入课程计划,切实保证活动时间,并做好具体组织和指导工作,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开展现场教学。
四、建立中心网站,搭建信息平台,突出宣传工作
本学期,青少年活动中心将建立自己的网站,以教育网为平台,建立自己的网络社区,把中心开展的各项工作上传至教育网,并在教育网上浏览各地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加强信息交流,更好地为我县校外教育活动服务。加强校外教育工作人员的网络培训,不断提高中心工作人员从事校外教育的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宣传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有关校外教育发展的动态,展示所取得的成绩,力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芜湖县青少年中心将以素质培养为己任,以活动为载体,切实建立面向全县中小学生的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合作机制,着力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同时,开展“城乡一体化”校外均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担当起指导、统筹开展全县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重任,努力为全县广大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力争使活动中心成为全县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窗口,张扬个性的乐园,展示才华的舞台,启迪智慧的摇篮。”